《故都的秋》教学反思

时间:2023-02-16 00:03:29
《故都的秋》教学反思

《故都的秋》教学反思

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,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,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,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故都的秋》教学反思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《故都的秋》教学反思1

1教学目标

1.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法

2.联系写作背景,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

3.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,掌握散文“形”与“神”的关系

4.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,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,写几个片段

2学情分析

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,学生阅读时并无多大理解上的障碍。通过诵读,主要让学生感悟作者围绕中心调动景物的高超技巧,在欣赏品味作者营造的优美意境的同时,借鉴作者多变的描写手法。

3品味语言,体味情景,把握作者是怎样将“景”和“情”如何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

4教学过程

4.1第一学时评论(0)新设计

一、题解

“故都”表明描写的地点,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,“秋”字确定描写的内容,题目明确而又深沉。作者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,使秋就有了深沉的历史意味和厚重感。

二、作者简介

郁达夫(1896—1945),现代作家。浙江省富阳县人。1913年留学日本,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,深受近代欧洲、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。1922年回国,从事文学创作活 ……此处隐藏20418个字……和收尾部分较为仓促,给人虎头蛇尾之嫌,没有受到精心设计的功效。发现还是自己太过理想化,“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”,对学生的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。教学是把双刃剑,在教学过程中,必须有效的整合文本资源和学生资源,让学生去发现问题,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,再据此设计教学,否则,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出现“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”的跑堂课现象,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方式。

总之,我尝试按散文文体规律“形散而神不散”的教学思想去组织教学,在让学生自主探究、合作交流这一点上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。现在静下心来反观发现,我的设计不符合职高学生的接受心理,没有探究透彻,有人为拔高之嫌。

《故都的秋》教学反思14

尽管因为学生预习比较充分,整个课堂流程还算比较流畅,气氛也还好,但是其实一节课下来,学生并没有丝毫实实在在的收获。

我是第五个上《故都的秋》,为了与众不同,为了显摆自己,我先想的设计,并尽量想保留这个设计,然后才想着用相关的问题来填这个设计,然后改的教学目标,是为了思路而思路,本末倒置。而我认为,备一节课应该是这样的(其实一直都知道,就是死性不改,就是喜欢求新求异,就是讨厌跟别人一样,一备课的时候就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):在自己能力范围内,先把教材读透,钻研透,再根据学生的学情设定教学目标,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,预设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教学流程,难易一定要适中。而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灵光一闪,想到了一些自鸣得意的设计,为了迁就这个设计来设定教学目标。另外,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,备学情,不能自以为有了很好的领悟,就想硬塞给阅读领悟能力还不足的学生。如果知识不能自然生成,那更多就是老师的展示、填鸭,而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,学生也难有收获。

《《故都的秋》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